錢易,女,1936年出生于北京市,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1] [4]。
1952年錢易考入上海同濟大學衛生工程專業本科;1957年進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進行研究生學習;1959年碩士畢業后留在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1988年在荷蘭訪學的錢易申請赴臺探親,成為大陸赴臺探親第一人;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選為富爾布賴特杰出學者;2007年獲得第三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015年獲得“尋找最美教師公益活動”最美教師榮譽稱號,2017年獲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稱號。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數十年來致力于研究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效、低耗廢水處理新技術,對難降解有機物生物降解特性、處理機理及技術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次、三等獎1次、國家科技發明三等獎1次、部委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次、二等獎2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次。近年來致力于推行清潔生產、污染預防和循環經濟,積極對國家環境決策獻計獻策并參與環境立法工作。累計培養碩士31名,博士47名,他們在我國的環境保護管理、教學、科研、產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曾應邀赴美國、荷蘭、英國、香港多所大學進行講學,2000年曾被選為富爾布賴特杰出學者訪問美國7個城市并作了12次學術演講,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主編或與他人合編了著作7種,主要有:“工業性污染的防治”,“城市可持續發展與水污染防治對策”,“環境工程手冊:水污染防治卷”、“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曾任中國科協副主席,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副主席,世界資源研究所理事會成員,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務。
錢易長期進行高效、低耗廢水處理新技術的研究,難降解、有毒有害工業廢水處理工藝技術的研究,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的研究與推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