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城宏鑫賓館旁的護城河邊,微風輕輕拂過,水面泛起陣陣漣漪,不時飛過的水鳥、自在游蕩的魚兒,讓人感到大自然如此親近。
這是撫州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環保撫河行”系列活動,持續監督、切實筑牢撫河流域水環境保護法治屏障的結果。
撫河是撫州的母親河,也是城鄉重要飲用水水源。為守護好撫河,從2001年開始,撫州市人大常委會每年組織市、縣人大代表開展“環保撫河行”活動,解決了一系列撫河流域水環境治理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
地方立法念好保護“緊箍咒”
“撫河的水質污染問題人民群眾長期關注,亟待立法規范。”2018年,一名基層代表的建議引起撫州市人大常委會的高度關注。
立法守護母親河,刻不容緩,撫州市人大常委會迅速將撫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立法事項提上工作日程。
撫州市人大常委會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逐條研究論證。2019年,《撫河流域污染防治條例》出臺。作為一部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地方性法規,這部條例進一步壓實了政府及部門職責。
《撫河流域污染防治條例》實施以來,撫河流域水環境持續改善。2024年1月—9月,撫州全市13個國考斷面和28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為100%,其中Ⅱ類水質比例達82.14%。
依法履職,打好監督“組合拳”
“以前,家里的自來水一遇下雨天就泛黃、變渾,根本不敢用。現在好了,清澈又放心。”撫州市臨川區東館鎮居民章國華感觸頗深。
2023年底,撫州市人大代表在聯絡站接待選民時,選民代表反映,村里經常出現停水現象,且水質渾濁問題,村民反映十分強烈。
撫州市人大“環保撫河行”檢查組高度重視,多次赴臨川區就選民提出的“經常出現停水現象且水質渾濁”問題進行跟蹤督辦,要求臨川區政府加快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進度,盡早從根本上解決村民飲用水問題。
在撫州市人大常委會的有力推動下,目前已完成臨川區東館鎮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
同時,“環保撫河行”活動吸納人大代表、群眾代表加入檢查組,通過開展暗訪、實地采訪、召開座談會、監督整改等方式,督促東館鎮成功引入撫河水,讓居民喝上了干凈、放心的自來水。
撫州市人大始終把生態環境監督擺在重要位置,奔著問題去、追著問題查、盯著問題改,打好監督“組合拳”。
“我們以推進撫河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工作目標,認真對照長江保護法的相關規定,用足用好監督權,切實解決了一些撫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問題。”撫州市人大城建環資委主任委員陳接平介紹。
人大代表走進聯絡站接待選民,針對選民提出的問題,以及人大代表向“12345”政務熱線反映的問題,撫州市人大常委會密切跟蹤整改進展情況,全力推動雨污管網改造、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方面的問題整改。
近三年來,撫州市各級人大代表共提出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建議56條,通過代表聯絡站提出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問題340余個,目前均已得到較好解決。
關注民生實事,打造聯絡“升級版”
今年,撫州市市本級首次實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票決產生的10個項目中有3個是生態環境類項目。
“雖然有生活污水處理廠,但我們家和隔壁幾家的污水都沒有接進去。”撫州市人大常委會在文昌里街區調研時,一戶居民向調研組反映道。
調研組深入調研發現,文昌里生活污水處理廠已經建成,但由于管網建設滯后,管網錯接、漏接、混接等問題嚴重,導致進水濃度低、進水量小。為此,撫州市啟動實施文昌里片區排口整治、雨污分流及管網修復工程(一期)。這也是今年人大代表票決產生的10個項目之一。
“項目確定后,我們也要加入監督小組。”撫州市人大代表履職熱情高漲。
據悉,撫州市人大常委會持續深入開展全市人大代表“六帶頭、六表率”主題活動,開通“12345”代表專線,打造代表聯絡站“升級版”,動員引導人大代表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助推民主法治建設中“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
近年來,撫州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法規規范、引領、推動、保障作用,以法治力量守護撫河,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持續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撫州市統籌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三水”共治,有力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全市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連續5年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