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記者 高建華報道 3月25日,山西省人社廳向全省大規模公開發放首批面值10億元的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發券面值、發券規模位居全國第一位。今年山西省在“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中,全面采取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方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符合條件的勞動力可領券持券自主“購買”培訓機構的技能培訓服務。
記者從當日在省就業服務局舉行的山西省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首發儀式上獲悉,全省符合培訓條件的勞動者均可通過“三晉通”或“民生山西”手機應用程序中“電子社保卡”服務專區或技能培訓專區申領,隨后在人社部門規定范圍內,憑券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機構、培訓專業及培訓渠道享受技能培訓服務。
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分兩種,一種是普惠制職業培訓券,主要面向脫貧勞動力、邊緣戶、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簡稱“兩后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下崗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和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等未就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領取。另一種是企業職業培訓券,由企業組織在崗職工定向領取。
此次發放的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由人社部統一規劃。2020年,山西省開展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試點工作,呂梁市、晉城市、大同市是人社部電子培訓券試點市。該省全年發放、領取、使用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規模,均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