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视频一区二区视频在线|日本一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日本AAAAAA在线观看TvDT天堂|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啊啊啊…好爽国产一级黄片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中國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實現三方共贏
0
發布時間:2021-05-12 瀏覽數:2388 新聞來源: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劉基遠即將畢業,但他已告別“求職焦慮”:上學期,他通過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的筆試、面試后,簽下了校企合辦的“訂單班”,現在已在企業與學校的聯合培養下開始熟悉未來崗位的工作。

  中國對更高素質、更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2019年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將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之一。

   4月15日,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鐵道供電專業的學生正在校內實訓基地上學習調整接觸網腕臂。 受訪者供圖

  “訂單班”是職業教育向對口產業輸送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國職業教育近年來呈現的“新氣象”之一。

  馬上畢業的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021屆學生王潔,就是學校以產業、企業為目標,加強“靶向”辦學的受益者——早在大二下學期,她和另外36名同學經過選拔,進入了學校與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鋼筋翻樣工程師班。

  4月26日,在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校建筑工程實訓基地,學生在進行鋼筋下料綁扎操作。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鋼筋翻樣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一環,事關建筑的結構安全和造價成本。鋼筋翻樣師拿到建筑施工圖紙和結構圖紙后,要詳細繪制出鋼筋的樣式、規格、尺寸、所在位置的下料大樣圖,是作業班組進行下料、制作、安裝的依據。

  這個學院院長胡興福介紹,鋼筋翻樣工程師班采取校企聯合培養模式,雙方共同開發課程教材,企業派專家到學校授課,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至今,已有6屆“訂單班”畢業生進入中建一局工作,他們從業3年后,平均月薪過萬元。

  4月15日,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工程專業的學生在“李軍大師工作室”學習鋼軌探傷技術。 受訪者供圖

  劉基遠所在的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內實訓基地,鐵道供電技術專業的學生正在進行調整接觸網授課,他們將通過一系列模擬操作練習鞏固專業知識。在這個1:1還原真實軌道的實訓基地,集國鐵、高鐵、地鐵、城鐵于一體,滿足了車、機、工、電、輛、供6大工種的培訓需求。

  隨著校企合作不斷深入,職業院校協同行業骨干企業、地方企業共建產業學院,企業“量身定制”所需人才,學校以低成本實現教學改革、培養“雙師型”教師,學生接觸到先進設備、優秀技師,實現三方共贏。

  同時,中國許多職業院校還通過創立“名師大師工作室”等鼓勵、支持、引導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式,為千萬職校學生提供人生出彩的機會。

  4月27日,在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服裝學院立體剪裁課上,老師為同學們示范。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在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服裝工藝實訓室,2019級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高定班50多名學生正在各自工位上制作男士西褲。學校特聘的服裝大師謝宗體穿梭在學生中間,手把手給學生示范,“開袋裁剪要收一點,針腳一定要細膩與勻稱……”

  謝宗體開設的《高級定制男裝制作實訓》課,將“工匠藝人”的西裝制作技藝悉數傳授給學生。通過“大師+教授”的模式,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試點。

  22歲的袁楊朦西是高定班中有天賦又努力的學生,曾在國家級、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服裝設計與工藝比賽中獲獎。不久前,袁楊朦西在學習之余,和朋友在成都創辦了一家小小的工作室,主要定制輕奢小禮服。雖然剛起步、下單量不多,袁楊朦西卻很快樂。

  4月27日,在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服裝學院實訓樓內,學生們在人臺上試衣。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做自己喜歡的事,覺得生活很充實。”戴著一條剪刀形狀項鏈墜的袁楊朦西說,她的人生目標,是有一天能拿到被稱為“裁縫界奧斯卡”的“金剪刀”大獎。

  目前,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有1.13萬所職業學校、3088萬在校生,年均向社會輸送1000萬畢業生。數據顯示,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一條通往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之路的大門正在打開。

  “職業院校術有專攻,能為相關行業提供大量高素質人才。我們相信,職業教育天地廣闊,大有可為。”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陳彬說。


?版權所有: 北京宏遠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c) ccenb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6008691號-3
建議使用IE8及以上瀏覽器,1280×1024分辯率,16位以上顏色
微信公眾號
手機移動端
證書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