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為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持續規范校外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雙減”意見,下大力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校外培訓亂象問題,通過全覆蓋、全鏈條的有效治理,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但仍有部分家長心存憂慮。面對中高考升學壓力、職普比大體相當的現狀,如何避免孩子“淪落”到上職高,成為“雙減”面前家長難以淡定的原因。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總體要求、強化職業教育類型特色、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等七個方面對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系統規范的指導,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前瞻性要求,必將推動現代職業教育有序快速高效發展,回應群眾期待,破解教育難題。
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總體不平衡、發展質量不高。特別是中職教育,其發展嚴重滯后,存在“小、散、雜”、不成規模不成體系、師資隊伍參差不齊、實訓裝備落后產業發展、教育教學質量不高,難以對接高職本科職業教育等突出問題,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事實上,只有職業教育辦出特色辦出高水平,職業教育與其他類型教育的銜接渠道越來越融通,職業院校畢業生升學和成才通道越來越寬廣,職業教育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才能大大增強,老百姓才能心甘情愿地將孩子送到職業學校。而不為職普教育分流發愁,不為孩子上職業學校感到“丟份兒”,也就減少了對孩子教育的焦慮,“雙減”工作也才能得到切實推動。
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動力源。人社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口總量僅為26%,高技能人才僅占技能人才總量的28%。從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國家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看,我國技術技能人才總量仍然不足,與世界發達國家和制造強國相比,職業教育高端人才缺口比較大。職業教育只有緊盯產業轉型升級換代,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辦出特色、辦出亮點、辦出吸引力。
當然,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對此,我們還需多點耐心。這次出臺的《意見》對群眾普遍關心的打通中職、高職、職業本科上升通道;加快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打通職業學校畢業生在就業、落戶、參加招聘、職稱評審、晉升等方面的通道,與普通學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等問題作出回應。今年6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并公開征求意見的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也著眼于新時代新變化新業態,旨在從立法層面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和管理體制,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規范辦學水平和質量,解決當前職業教育諸多現實問題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信隨著相關環節的不斷完善,職業教育水平的持續提升,職業教育法治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上職業學校就是“低分低能”的陳舊思想和“職業學校培養的是技術工人,無前途無地位”的落后觀念將被逐一擊破,“雙減”工作也會得到更有力的推進。